你是這樣的人嗎 ?
時間太多內心很想找些事情來做!
人生的意義都是自己賦予的,路怎麼走也是自己安排的。
明明還很年輕卻找不到生活的目標、興趣,甚至閒到發慌是很可怕的,不能一直無聊下去!
無論是什麼原因讓你無聊,先找到你的需求~
並且打造確定的未來
從結果往回推;倒著思考架構,因為未來是確定的~
其實人經常在建構確定的未來
例如:工廠接了訂單壓了日期,肯定得在期限內把貨趕給客人,這是不是一種預測未來的事情。
今天晚餐要吃什麼昨天就決定好是不是一種預測。
所以先決定好想要的未來,往回拆解需要的過程去執行它,未來就是確定的~
用本能生活,可以嗎?
我們跟寵物不一樣,當下有得吃趕快吃,吃完等著下一餐,永遠只有當下不會思考下一餐哪裡來。
人是有時間觀念、有未來感,懂得未雨綢繆思考未來。
所以人需要學習、訓練、教學才會有文化,相信大家比較喜歡跟有文化的人交流~
為什麼人要訓練自己的腦?
因為負面的情緒自然產生,因為正面的行為、正面的能量是逆人性的。
但人生想過的好,肯定是正面比負面重要~
如何訓練自己正面?
以前老師教我們,凡事由外而內進行,並且用正面的行為替代負面的行為。
ex:
1. 覺得開心而笑,還是越笑自然越開心,每天起床先照鏡子對自己笑,越笑自然越開心。
2. 覺得懶惰的時候先動起來工作自然就繼續進行,用行動取代懶惰,動起來自然就會繼續。
閒的時候更會胡思亂想,永遠訓練自己的腦,由外而內,用正面替代負面!
天堂裡需要夢想嗎?
年輕人每天漫無目的做一樣的事情,日復一日結果生活一直沒改變,會不會擔心與朋友的層級越差越遠!
就算身處天堂有閒有錢、吃飽睡暖、豐衣足食,也不一定好喔~
有沒有過一種感覺,明明什麼都有了還是很不快樂,每天唉聲嘆氣。
人仍然需要滿足內在~
即使身處幸福舒適的環境,仍然需要夢想和目標,追逐夢想的過程使人感到生活更加有意義。
人為什麼有慾望?
為了獲得快樂!
每完成一次慾望、達成一次目標都能得到一次短暫的快樂,所以慾望才會一次一次接著來,不同的慾望需要不同的技能,學習是為了解鎖更多技能。
打造目標夢想
ex:
1. 我曾遇過一個賣早餐的媽媽,為了可以跟小孩互動、減少代溝,經常學習年輕人的新知識。
也認為小孩都在進步自己也要進步,果然這樣做不只對自己好,對小孩更好,家人感情融洽、學習成績也非常好,是當年大考的榜首。
所謂身教大於言教,人是視覺的生物,看到什麼自然會成為什麼!
2. 宜蘭保力達阿伯,用保力達蓋出一座莊園,阿伯在退休前就已經做好退休規劃,就有自己的目標。
同事勸他不要這麼早退休,他卻說:「等到65歲才退休,光去拿藥、吃藥、上醫院就沒時間,哪裡還有體力搞這些…」自己設計自己黏,雖然是愜意的做但他有自己的目標,還要報金氏紀錄!
參考影片 : 「宜蘭阿北喝保力達喝到蓋出一座莊園?不可能還有2層樓保力達觀景台吧!!明天a氣力滿到炸裂!」參考第13分鐘 ( 引用自 : 普通女子 孫女 )
凡事都是相對的
記得第一次出國是坐公主郵輪到日本玩,做為上班族的我第一次感到如此自由毫無壓力,一切多麼美好。
所有行程都有人規劃好,船上什麼都有~
(想吃就吃、想喝就喝、想睡就睡,吃喝隨時都有,有商場、有賭場、有表演,各種娛樂設施,在船上就可以玩很久了~)
玩了一個禮拜回到正常生活,以為會有什麼不適應,卻也沒有。
我突然意識到凡事都是比較出來的,必須有辛苦才會感覺自由,正與反是一體的。
為什麼退休人士還是會找事情做,以前上班覺得太忙退休才能得到自由,結果退休沒多久又覺得太閒應該找事情做。
人生的每一個感受都是對比出來的,人生有很多階段、很多種情境…
剛出社會的你,充滿理想的你,生活穩定的你,事業巔峰的你,守成事業的你,規劃退休的你~
處在各種階段都有可能。
如果有一種商業模式,當你架構建立完成後~
1.可以彈性調整時間。
2.可以轉換不同環境。
3.可以退而不休。
(想做繼續做,累了就休息)
還可以累積過往所有的努力,即便停止工作行為收入依舊,這樣的生意有沒有價值?